跳转到内容
开关侧边栏
中國法律百科 | China Law Wiki | ChinaLaw.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友情鏈接
ChinaLaw.xyz
Canton.Law
查看“交通肇事逃逸”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交通肇事逃逸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交通肇事逃逸'''(hit and run、轢き逃げ/ひきにげ、뺑소니),是指發生交通事故後,責任人沒有進行必要的善後行為(報警、報險、急救傷員等),而直接逃離事故現場的一種行為。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這都是一種犯罪行為。 == 法律後果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33條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逃逸因何使法定刑升格? ==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了構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但是,將"逃逸"解釋為"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不具有合理性。犯罪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對於犯罪人而言可謂“人之常情”。換言之,犯罪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是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行為。正因為如此,自首成為法定的從寬處罰情節。如果將"逃逸"解釋為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那麼,刑法為什麼不將逃逸規定為其他犯罪的法定刑升格的情節? 顯然,刑法之所以僅在交通肇事罪中將逃逸規定為法定刑升格的情節,是因為在交通肇事的場合,往往有需要救助的被害人,進而促使行為人救助被害人(如下所述,也可能還有其他根據)。由於行為人的先前行為(包括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行為)使他人生命處於危險狀態,產生了作為義務,不履行作為義務的行為,當然能夠成為法定刑升格的根據。所以,應當以不救助被害人(不作為)為核心理解和認定逃逸。 == 逃逸之認定 == 一般來說,只要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不救助被害人的,就可以認定為逃逸。例如,發生交通事故後,行為人雖然仍在原地,但不救助受傷者的,應認定為逃逸。行為人造成交通事故後,讓自己的家屬、朋友救助傷者,自己徒步離開現場的,不應認定為逃逸。行為人造成交通事故後,沒有需要救助的被害人而逃走的,不應認定為逃逸。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 根據司法解釋,“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刑法理論的通說也贊成這種觀點。張明楷教授對此發表如下看法: 首先,如上所述,將逃逸作為法定刑升格條件,是因為行為人對被害人負有救助義務。所以,因不救助而導致被害人死亡的,屬於因逃逸致人死亡。但是,將逃逸的動機限定為逃避法律追究明顯不當。例如,甲駕車追殺騎摩托車的乙,過失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丙重傷,甲為了追殺乙而沒有救助丙導致丙死亡。根據司法解釋,甲不屬於逃逸。這顯然不合理。 其次,“因逃逸致人死亡”以逃逸前的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為前提。行為人超速駕駛致一人重傷後逃逸,進而導致其死亡的,不能適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規定,只能認定為一般的交通肇事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再次,“因逃逸致人死亡”實際上是指逃逸這一不作為引起了被害人死亡。因為肇事後的單純逃逸實際上是受刑罰處罰的不作為行為(至少是一種遺棄行為),只不過不是獨立地處罰(事實上也不可能有獨立的逃逸),而是作為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升格條件予以處罰。行為人對逃逸及其產生的具體危險顯然是故意的,對於這一基本行為引起的死亡結果,則至少需要過失(類似於結果加重犯)。基於同樣的理由,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以為被害人已經死亡,為了隱匿罪跡,將被害人沉入河流中,導致被害人溺死的,應將後行為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而不能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如果前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則應實行數罪並罰。 最後,因不救助被害人導致被害人死亡的行為,可能同時觸犯遺棄罪、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對此,應按照想像競合犯從一重罪論處。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 指使交通肇事逃逸 == 值得研究的是司法解釋的下列規定“交通肇事後,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對此解釋持肯定態度的理由是:交通肇事後的逃逸行為是故意的,指使者在明知肇事已發生的情況下,仍指使、教唆肇事人實施逃逸行為的,與肇事者對肇事後的逃逸具有共同的故意,應共同對這一後果承擔責任。 但這一解釋結論及其理由存在如下疑問: (1)如果說刑法第133條規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屬於[[結果加重犯]],而“因逃逸致人死亡”屬於[[間接故意]]犯罪,則意味著過失的交通肇事罪包含了故意的結果加重犯,換言之,存在著“基本的過失犯+故意的加重犯”的情形,這是難以被人理解和接受的。 (2)如果說刑法第133條規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數罪或者是特殊的[[結合犯]](一般交通肇事罪+故意殺人罪),則與其法定刑不協調。 (3)如果說“因逃逸致人死亡”屬於[[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則導致罪刑不均衡:一般情形的故意不作為致人死亡,被認定為故意殺人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在交通肇事後故意不作為致人死亡的,反而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4)逃逸行為雖然是[[故意]]的,但對致人死亡並不必然出於故意,不能以逃逸出於“故意”為由,認定司機與指使者對死亡結果持故意。事實上,指使司機逃逸並不意味著指使者對被害人的死亡持間接故意,換言之,指使者完全可能對被害人的死亡只有過失的心理態度。 (5)能否將逃逸本身認定為間接故意致人死亡的行為,也還需要研究。在行為人沒有採取積極措施防止結果發生時,並不能簡單地認為所發生的結果就是行為人的“不作為”所致,而應當考慮法益基於何種原因(前行為)處於危險狀態、危險的程度,法益對行為人的依賴程度,行為人履行義務的可能性大小,行為人的“不作為”是否造成結果的原因,是將結果歸責于前行為合適還是歸責于“不作為”合適,如此等等。 (6)“因逃逸致人死亡”屬於交通肇事罪的一種加重情節,但根據司法解釋,其前提是行為人因為違反交通規則而發生了交通事故,導致被害人受傷害(基本犯)。將指使司機逃逸因而導致被害人死亡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則缺乏基本犯這一前提條件。例如,甲使用暴力搶劫丙的財物,已經導致丙受傷害,也已取得財物。此時甲的朋友乙經過現場,指使甲儘快逃逸。甲逃逸後,丙因為沒有人救助而死亡。在這種情況下,顯然不能認定乙與甲構成搶劫罪的共犯。所以,要做到既否認過失的共同犯罪,又贊成上述司法解釋,是比較困難的。另一方面,即使承認過失的共同犯罪,也不可能承認承繼的教唆犯,故難以認定指使司機逃逸的行為成立交通肇事罪。同樣,即使駕駛人因為醉酒駕駛而導致交通事故,也屬於結果加重犯。在基本行為結束後,不可能存在對結果加重犯的教唆犯。由此看來,比較穩妥的做法是,對於司法解釋所規定的這種情形,宜視行為的性質與內容,認定指使者的行為成立窩藏罪(正犯)或者遺棄罪(教唆犯);在逃逸致人死亡符合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時,對死亡結果具有故意的指使者則是故意殺人罪的教唆犯。
返回
交通肇事逃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