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开关侧边栏
中國法律百科 | China Law Wiki | ChinaLaw.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友情鏈接
ChinaLaw.xyz
Canton.Law
查看“甲基苯丙胺”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甲基苯丙胺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Language | english = methamphetamine | hanja = | korean = | japanese = | kana = | vietnamese = | chu_nom = | german = | latin = | french = }}'''甲基苯丙胺''',其盐酸盐或硫酸盐又称[[冰毒]],微带苦味,呈白色或无色,为结晶体或粉末状,易溶于水,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兴奋剂。属苯乙胺类。甲基苯丙胺可使机体产生强烈快感,并具成瘾性。此物质呈对映异构现象,分别为左、右旋甲基苯丙胺。 {{毒品犯罪}} 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譯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他命”,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稱。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黃素化學結構基礎上改造而來,故又有「去氧麻黃素」之稱。 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晶體狀毒品,俗稱“冰毒”;另一種是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片劑狀毒品,俗稱“[[麻古]]”、“麻果”。 甲基苯丙胺藥用為片劑,作為毒品用時多為粉末,也有液體與丸劑。 ==歷史== 甲基苯丙胺与苯丙胺的化学结构非常相似。甲基苯丙胺是由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于1893年自麻黄碱成功合成。1919年由绪方章完成了结晶化。在近代,苯丙胺的用途及社会评价由轻视转变至具争议性到现在的嫌恶。 甲基苯丙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分别由同盟国与轴心国以Pervitin之注册名称分发予前线,纳粹军广发甲基苯丙胺予士兵以作兴奋剂之用,特别是在苏德战争时的党卫队人员及德意志国防军。希特勒亦曾注射甲基苯丙胺。日本曾给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战斗力。1941年武田制药与大日本制药(日本住友制药)曾出产市贩品,以及提供必须超长时间工作的军需工厂工人使用,故在日本本土、台湾、及日占区都遗留下许多成瘾患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颁布法令将甲基苯丙胺规定为处方药,根据1951年出版的Arthur Grollman所著的《病理与药理学》一书,它可用于治疗嗜睡、后脑炎、帕金森综合症、酒精中毒,以及肥胖症。 1960年代,制造甲基苯丙胺的地下工厂开始普遍;1962年,冰毒首次作为一种违法毒品,被旧金山的摩托车黑帮制造出来,并在美国太平洋沿岸四处分发。这个黑帮很快便有了大批仿效者:制作冰毒所需要的原料非常普通,并且容易得到,比如外用酒精、碱液、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最后一种当时作为非处方药供应。于是,作坊式实验室曾经生产了大量的违法甲基苯丙胺;墨西哥黑帮把大量廉价品带进了墨西哥。可以放进导管中抽吸的结晶甲基苯丙胺块在20世纪80年代的夏威夷出现,并很快蔓延到美国大陆地区,成为最受欢迎的毒品种类。及至1980年,非医疗使用激增。其中,加州的圣地牙哥市更被称为北美的冰毒圣地(英国《经济学人》,1989年12月2日号)。 美国到1983年才制定法律管制持有甲基苯丙胺的前驱体和制造设备。1986年,美国制定了一份联邦管制药物取缔法,名为Federal Controlled Substance Analogue Enforcement Act,以打击“设计毒品”(designer drugs)泛滥。尽管如此,吸食甲基苯丙胺仍在美国郊区(尤其是中西部和南部)上升,直至今日。而各州都在加紧立法打击。 ==病理原理== 甲基苯丙胺的耐受性随长期使用而增加。初次吸食者,30毫克即引起中毒。长期滥用者,为了达到初期使用时的欣快效应,会将剂量增至2000毫克,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惊阙、昏迷甚至死亡。 ==中毒反应== #过量使用可导致急性中毒。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死亡。 #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夜间磨牙、龋齿、死亡。 #静脉注射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 #高剂量或反复使用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现有被害妄想、幻视,也可能出现听幻觉和触幻觉。亦称苯丙胺精神病。 ==上瘾== 甲基苯丙胺是一种高度心理上瘾的毒品,对于上瘾的人来说,在精神上和社会交际上放弃使用很难。对于大多数上瘾的人来说,再次复发是很常见的。为了不再沉溺其中,许多被挽回的上瘾者参加了十二步项目,比如CMA(一个帮助戒掉甲基苯丙胺的组织)。
返回
甲基苯丙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