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輔助器具費

出自中國法律百科 | China Law Wiki | ChinaLaw.Wiki
於 2017年3月19日 (日) 02:39 由 Liulingbowe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导入1个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殘疾輔助器具費,乃人身損害賠償項目之一。

侵害自然人健康權致使受害人身體殘疾的,而且殘疾程度較重,殘疾受害人可能需要上述殘疾輔助器具進行輔助,這種費用支出的損失同侵害行為具有相當因果關係。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填補損害的功能,對於受害人的這種損失應當進行賠償,以填補受害人的損失。

殘疾輔助器具,是因傷致殘的受害人為補償其遭受創傷的肢體器官功能、輔助其實現生活自理或者從事生產勞動而購買、配製的生活自助器具,主要包括:

  1. 肢殘者用的支輔器,假肢及其零部件,假眼、假鼻、內臟拖帶、矯形器、矯形鞋、非機動助行器、代步工具(不包括汽車、摩托車)、生活自助具、特殊衛生用品;
  2. 視力殘疾者使用的盲杖、導盲鏡、助視器、盲人閱讀器;
  3. 語言、聽力殘疾者使用的語言訓練器、助聽器;
  4. 智力殘疾者使用的行為訓練器、生活能力訓練用品。

金額確定

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具體辦法是:

器具選擇:普通適用器具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公佈之前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賠償採用的是普及型器具的費用為標準,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定(試行)》採用的是國產普通型器具費用標準。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制定中,民政部門認為,假肢安裝因人而異,選用的產品零部件也不同;「普及型」器具是一個抽象概念,不易準確界定,實際上不存在可以對號入座的「普及型」器具;全國各地的殘疾輔助器具生產廠家均根據成本效益核算確定其產品價格,彼此差別較大,很難說哪一個廠家生產的哪一種器具就是「普及型」或者「國產普通型」。在實務中,也不可能根據這些抽象概念和標準來確定應當給付的費用標準。通常是根據鑒定機構的意見,由人民法院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確定賠償數額。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採納了民政部門的意見,在規定對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的確定方面,原則上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當然在「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的確定上,「普通適用」不是一項標準,而是人民法院在確定什麼是「合理費用」標準時的一項指導原則。該原則的基本要求一是「普通」,比如目前市場上的假肢有三種:上臂機械手、電動假肢與肌電假肢。其中上臂機械手是最簡單的一種,價格最低;電動假肢具有代償功能,有三個自由度,價格適中;肌電假肢是最好的一種,可以意念控制,有三個自由度,但是價格最為昂貴。 對此的確定應當以電動假肢為標準,這既保護受害殘疾人的權益,又排除了奢侈型、豪華型的標準。另外一個是「適用」,能夠起到功能補償作用,符合「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的標準不是絕對的,對於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如殘疾程度比較嚴重以致普通適用器具不能滿足輔助要求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

更換週期

對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週期,曾有建議主張「按受訴法院所在地人均期望壽命減去殘疾者實際年齡除以殘疾輔助器具使用年限的計算方法確定。」不過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未對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週期作出明確規定,只是規定參照配置機構的意見確定。這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因為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週期是一個技術問題,關係到使用殘疾輔助器具的受害人的切身利益,對此不能草率,根據配置機構的意見來確定可以達致最好的效果。

什麼樣的鑒定機構可以對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週期進行鑒定並作出鑒定意見?根據民政部門的介紹,我國民政部門的假肢與矯形康復機構,是從事輔助器具研究和生產的專業機構,可以從事殘疾輔助器具的鑒定和配製。

賠償期限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也未對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期限作出明確規定,只是規定參照配置機構的意見確定。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期限關涉到使用殘疾輔助器具的受害人的切身利益,對此應當慎重。但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期限一定意義上是一個技術問題,需要根據配置機構的意見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