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修订间差异

来自中國法律百科 | China Law Wiki | ChinaLaw.Wiki
(创建页面,内容为“勞動合同立法源於民法的契約自由原則,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1896年德國在制定《民法典》時就注意到勞動力的交換關…”)
 
无编辑摘要
 
第4行: 第4行:


20世紀40年代,[[集體協商和談判]]制度逐漸興起,解決了勞動者作為個體難以與具有強勢地位的[[用人單位]]抗衡的問題。
20世紀40年代,[[集體協商和談判]]制度逐漸興起,解決了勞動者作為個體難以與具有強勢地位的[[用人單位]]抗衡的問題。
=== 勞動合同法與民法 ===
勞動關係既兼有平等關係和隸屬關係的特徵,又兼有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的性質。勞動關係是一種平等的契約關係,勞動關係方面貫徹的是“勞動自由”的原則,勞動關係的建立完全採用市場化的形式,即勞動契約的形式,由僱員與僱主自由決定是否發生僱傭勞動關係,並決定工資、工作時間、工作條件、休假、勞動保護等有關事宜。從這點說,勞動合同法更傾向於民法範疇。
但是,勞動力與勞動者的人身緊密相連,勞動者進行勞動時是利用其人身產生勞動力為用人單位創造價值。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交易的對象是勞動力而非勞動力創造的物品,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勞動者就把自己的勞動力交付給用人單位支配,勞動者的人身亦同時受到用人單位的支配。勞動關係雙方實質又是不平等關係,因此,勞動合同法傾向於民法又獨立於民法。


== 參見 ==
== 參見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2018年5月8日 (二) 16:35的最新版本

劳动合同立法源于民法的契约自由原则,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6年德国在制定《民法典》时就注意到劳动力的交换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关系,因为它是一种当事人在事实上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合同,而且劳动力的交换不同于其他商品的交换。

后来,随着劳动者在人身和财产上独立人格的确立以及对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属性的认识逐渐清晰,单独为劳动合同立法的社会条件逐步具备。1900年,比利时首先制定了独立的《劳动合同法》,意大利在1902年、德国在1907年、法国在1910年分别制定了《劳动合同法》,标志着对劳动合同的立法已经从民事合同中独立出来。

20世纪40年代,集体协商和谈判制度逐渐兴起,解决了劳动者作为个体难以与具有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抗衡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与民法

劳动关系既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又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劳动关系方面贯彻的是“劳动自由”的原则,劳动关系的建立完全采用市场化的形式,即劳动契约的形式,由雇员与雇主自由决定是否发生雇佣劳动关系,并决定工资、工作时间、工作条件、休假、劳动保护等有关事宜。从这点说,劳动合同法更倾向于民法范畴。

但是,劳动力与劳动者的人身紧密相连,劳动者进行劳动时是利用其人身产生劳动力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交易的对象是劳动力而非劳动力创造的物品,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就把自己的劳动力交付给用人单位支配,劳动者的人身亦同时受到用人单位的支配。劳动关系双方实质又是不平等关系,因此,劳动合同法倾向于民法又独立于民法。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