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开关侧边栏
中國法律百科 | China Law Wiki | ChinaLaw.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友情鏈接
ChinaLaw.xyz
Canton.Law
查看“一般預防”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一般預防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一般預防''',是指預防尚未犯罪的人實施[[犯罪]]。 == 派別 == === 威懾預防論 === 傳統的一般預防論是'''消極的一般預防論''',也稱'''威懾預防論'''。費爾巴哈的心理強制說代表了這種預防論,即通過對犯罪規定和適用刑罰而向一般人宣告:誰實施犯罪行為誰就受到刑罰處罰,從而威懾一般人,使其不敢犯罪。 但這種威懾預防論受到了以下批判: # 它必然導致刑罰過於嚴厲。因為對於任何可能犯罪的人來說,重刑的威懾力總是大於輕刑的威懾力,於是存在著刑罰愈嚴厲,威懾力愈強、預防效果愈佳的傾向。 # 威懾的效果至少仍然不能得到科學的證明。誠然,一般人在通常情況下,會受到刑罰威懾的影響,但對於職業犯、衝動的機會犯,以及在期待不被發覺的僥倖心理下實施犯罪的人來說,則並非如此。 # 通過威懾進行一般預防,意味著不是因為犯罪受處罰,而是為了他人不犯罪才受處罰,犯罪人成為預防他人犯罪的工具,侵犯了人的尊嚴。正因為如此,後來產生了積極的一般預防論。 === 規範預防論 === 積極的一般預防論(規範預防論)的內容是,喚醒和強化國民對法的忠誠、對法秩序的存在力與貫徹力的信賴,從而預防犯罪。換言之,通過對犯罪人的適當處罰,以事實證明刑法規範的妥當性,從而使國民的法意識安定化,增強國民的規範意識,實現一般預防。 但是,這種規範預防論也受到了以下批判: # 同樣會導致重罰的傾向。 # 根據這一理論,刑罰的目的指向與犯罪行為無關的其他人對“法的忠誠”,這與威懾預防論一樣,也將犯罪人作為實現其他利益或目的的工具。 # 即使是支持規範預防論的人也認為,這種理論還沒有經驗科學的基礎。 === 評價 === 張明楷教授認為,威懾預防論與規範預防論並非截然對立。威懾預防論旨在使一般人不敢犯罪(有的人可能想犯罪但擔心受刑罰處罰而不敢犯罪),而規範預防論則旨在使一般人不願犯罪。從不敢犯罪到不願犯罪,是一種遞進的效果,後者比前者理想。但是,刑罰是一種具有消極作用的制裁,而非教育人彬彬有禮、舉止端莊的手段,況且社會上確實存在一些意欲犯罪而需要威懾的人。因此,對於意欲犯罪的人以威懾預防為主,對於其他人則以規範預防為主。故以下所說的一般預防同時包括了威懾預防與規範預防。 == 對象 == 一般預防的對象不是犯罪人,而是犯罪人以外的社會成員。具體包括: # 危險分子,即具有犯罪危險的人。如尚未得到有效改造的刑滿釋放人員,多次實施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多次受到刑罰處罰的人。這些人無疑是一般預防的重點。 # 不穩定分子,即容易犯罪的人。這主要是指法制觀念淡薄、自製能力不強、沒有固定職業、容易受犯罪誘惑或容易被犯罪人教唆拉攏的人。不穩定分子也是一般預防的重點。 # 犯罪被害人,即直接或間接受到犯罪行為侵犯的人。這些人雖然是犯罪的受害者,但往往因為具有報復性傾向,也容易通過犯罪手段達到報復目的;對犯罪人適用刑罰,有利於消除被害人的報復心理,增強他們的規範意識。 # 其他社會成員,即上述以外的廣大公民。關於一般預防的對象是否包括廣大公民,在理論上存在肯定說與否定說。張明楷教授贊成前者。因為刑法是以一般人為對象的規範,而不是針對少數人的規範;刑罰對這些人的一般預防主要不是威懾預防,而是規範預防,即通過依法對犯罪人適用刑罰,證明刑法規範的妥當性,增強國民的規範意識,從而預防犯罪。 == 實現方式 == 一般預防有兩個途徑: 一是通過對犯罪人適用刑罰,向社會成員宣告:任何人犯罪都將受到刑罰處罰,都將受到剝奪性痛苦,於是對社會成員起到警戒與抑制作用,使社會成員增強規範意識,不敢進而不願意實施犯罪。 二是通過對犯罪人適用刑罰,向社會成員宣告:任何犯罪都是刑法禁止的侵犯[[法益]]的行為,為了保護法益,就必須與犯罪作鬥爭,於是號召社會成員防止和抵制犯罪發生,以利於預防可能犯罪的人實施犯罪行為。因此,一般預防的實現,有賴於刑罰的公正性、公開性與及時性。 == 參見 == * [[特殊預防]]
返回
一般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