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开关侧边栏
中國法律百科 | China Law Wiki | ChinaLaw.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友情鏈接
ChinaLaw.xyz
Canton.Law
查看“職權主義訴訟 (刑事)”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職權主義訴訟 (刑事)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職權主義訴訟'''(英語:litigation system)模式,亦稱'''糾問式訴訟'''(英語: inquisitorial procedure),乃近現代三大[[刑事訴訟模式]]之一,它繼承了糾問式訴訟的某些特徵,主要為德國、法國等大陸法系國家所實行。 == 特徵 == 純粹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特徵是: # 法官推進訴訟進程; # 法官主動依職權調查證據,可以主動詢問被告人、證人、鑒定人並採取一切必要的證明方法; # 採行不變更原則,案件一旦起訴到法院,控訴方不能撤回起訴,訴訟的終止以法院的判決作為標誌。 == 職權主義訴訟與當事人主義訴訟之融合 == 現在,在大陸法系國家,純粹職權主義的訴訟模式已經被打破.訴訟中一般均採行變更原則,允許控訴方撤回起訴。德國還吸收了當事人主義訴訟中的交叉詢問制度;將兩種調查制度同時規定在本國的刑事訴訟法中,《德國刑事訴訟法》第239條第1款規定:“依他們的一致申請,審判長應當讓檢察官、辯護人詢問由檢察院、被告人提名的證人、鑒定人。對由檢察院提名的證人、鑒定人,檢察官有權首先詢問,對由被告人提名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有權首先詢問。” 職權主義訴訟是資產階級將公正、理性、人權等觀念融入糾問式制度,同時擯棄其野蠻、落後的訴訟因素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造的結果。職權主義訴訟中,控訴、辯護、審判職能分立,互相制約,以保障實現訴訟過程的公正性和訴訟結果的公正性。 == 檢察制度與職權主義訴訟 == 與傳統糾問式訴訟有所不同的是,在職權主義訴訟中,國家的刑事追訴權分由兩個各自獨立的機關行使。在司法制度長期演變的過程中,早在1 2世紀,法國就出現了代表國王參加訴訟的“代理人”,這種代理人是現代檢察官的雛形。1302年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為加強王權,頒佈敕令要求代理人必須和總管、地方官同樣宣誓,並以國王名義參加訴訟活動,這一敕令標誌檢察官正式出.現在刑事訴訟活動中。一般認為,檢察制度形成於1 7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頒佈法令要求各級法院設置檢察官,檢察官對刑事案件行使偵查起訴權,檢察制度由此得以確立。職權主義體現了國家在處理刑事訴訟案件方面的主動干預原則。這一原則一方面體現為法官有權主動調查證據,另一方面便是檢察制度的形成和與之同時出現的公訴職能的分立。
返回
職權主義訴訟 (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