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看守所

来自中國法律百科 | China Law Wiki | ChinaLaw.Wiki
Liulingbowen留言 | 贡献2016年5月21日 (六) 07:11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增城市看守所,广州市辖区内十六个看守所之一,隶属于广州增城市公安局

基本信息

  • 地址:增城市荔城镇纺织路26号(增城增龙车站旁)
  • 工作时间:工作日的9:00-12:00及14:00-18:00
  • 联系电话:(020)82750997

组织机构

增城市看守所设有办公室、管教股、监管股和后勤股;领导班子设有所长一名、教导员一名、副所长二名,副教导员一名;民警队伍现有民警数量已超过按月均关押量7%配备民警的比例,其中党员占总人数的78%,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71%。

嘉奖

增城市看守所1998年被广东省公安厅评定为三级看守所,2000年又被评为二级看守所,2000年和2001年还分别被广东省公安厅定为全省监管系统警务公开示范单位和警务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2003年更被评为全国一级看守所。

监所硬件

增城市看守所占地面积33527平方米,监区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所内建有3个关押监区和1个留所服刑人员劳动生活区,属大型看守所。

1978年,增城市看守所只有监室14间,以后2次扩建增至28间。原监室设施比较简陋,通风性能较差,经过长期使用,部分监室已经成了危房,监室长期超负荷关押,存在较多隐患。

从2000年开始,增城市公安局按照一级所的标准和要求对看守所作了全面的规划,用3年时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和扩建。

如今,看守所监区内建有花园,树草茂盛,百花争艳,石山鱼池,流水潺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监区内还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可供留所服刑人员锻炼身体。建成与监区配套的还有收押室、信息采集中心、医务室、监控室、枪支防爆器材仓库、民警更衣室、接见室、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图书室、理发室等等。

在监所建设过程中,看守所面向未来,加大科技含量,建立了与公安网联网的计算机局域网,对在押人员实行电脑化管理;安装了先进的闭路监控系统、安检系统、电教系统、会见系统等;医务室添置了电冰箱、常规化验设备、消毒设备、紫外线灯、X光机、心电图、B超机等先进的设备;部分监室已经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目前看守所监室使用面积达到4660.66平方米,床铺面积达 1540 平方米,人均床位面积 1.5 4平方米,超过了1.2平方米/人的标准。新建监室及其设施完全达到了公安部的要求和标准。

监所管理

增城市看守所对于在押人员实行系统管理,保持频繁接触,并规范其在监仓的言行:

  • 从犯罪嫌疑人入所开始,值班民警就告知在押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在入所24小时内,管教民警对在押人员进行谈话教育,并要求在押人员一个星期内熟背监规、熟知权利义务;
  • 管教民警定期组织在押人员学习政策、法律法规,要求每名在押人员必须知道自己所犯的罪行以及应当受到怎样的处罚;
  • 管教民警每月对在押人员谈话60次以上,并认真做好谈话笔录;
  • 每月两次对在押人员进行集体教育,由主管管教业务的所领导和管教股长撰写讲稿、讲课;
  • 每个管教民警能够熟知所辖在押人员的基本情况、基本案情、诉讼进程、思想动态,对思想情绪不稳定的在押人员及时进行感化教育,消除不安全隐患;
  • 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制定了《在押人员行为、生活、学习、生产劳动规范》,对在押人员实行规范化管理,规范在押人员的的语言、行为,统一各监室的物品摆放,以使各监室卫生整洁,使监仓中的生活、学习、劳动都井然有序地进行。

在押人员生活

增城市看守所采取多项措施改善在押人员的生活水准:

一是每天供应充足茶水,每名在押人员吃得饱、吃得热、吃得卫生,每周加菜三次,每逢节日餐餐加菜,每年的荔枝节、中秋节都发放荔枝、月饼给在押人员。

二是针对女性在押人员、未成年在押人员和病残在押人员体质较弱的特点,看守所为部分监室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保证了他们能够使用热水洗浴。

三是在医疗卫生方面,看守所配备了4名医学本科毕业的医务人员和一名护士,每名犯罪嫌疑人入所时要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医生每天进仓巡查病号,使病号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监仓每月至少有2次防疫消毒。

四是夏季每周供应2次凉茶消暑解热;冬季做好在押人员的防寒保暖工作,统一为在押人员定购棉被棉衣。

五是为增强在押人员体质,看守所专门组织人员编排并摄制了《增城市看守所健身操》,每天早晨七点组织全体在押人员做健身操,提高在押人员的体质。

六是看守所严格落实在押人员会见家属的规定,通过家属会见,既可以稳定在押人员的思想情绪、有利于已决犯的思想改造,又可以让家属了解在押人员的生活、学习情况,管教人员可以会同家属对在押人员进行教育。

七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看守所组织在押人员进行适当的生产劳动,通过劳动教育在押人员懂得只有劳动才可以创造财富,改造在押人员不劳而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