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關係:修订间差异

来自中國法律百科 | China Law Wiki | ChinaLaw.Wiki
((by SublimeText.Mediawiker))
((by SublimeText.Mediawiker))
第30行: 第30行:


=== 主體 ===
=== 主體 ===
{{Main|民事法律關係主體}}
{{:民事法律關係主體}}
{{:民事法律關係主體}}


=== 內容 ===
=== 內容 ===


民事法律關係的內容,是指民事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這種權利義務內容,是民法調整的社會關係在法律上的直接表現。
''' 民事法律關係的內容''' ,是指[[ 民事主體]] 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這種權利義務內容,是民法調整的社會關係在法律上的直接表現 ,是民事主體基於[[民事法律關係客體]]所建立的聯繫,僅有民事主體,而主體之間並無權利和義務,便不能發生民事法律關係


[[ 民事 ]] ,是指由國家強制力予以保障的類型化 的民事 主體 有的 利益 這種法律之力和特定利益 結合則構成權利
民事法律關係的內容是識別民事法律關係性質、類別、特點和社會屬性的重要依據。如[[買賣關係]]、[[贈與關係]]都為產生轉移[[ 財產所有 權]] 後果 的民事 法律關係,其中取得財產 所有 人有付款義務的為買賣關係 沒有付款義務 即為贈與關係


[[民事義務]],是指義務人為滿足權利人的要求而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法律負擔。
在民事法律關係中,[[民事權利]],是指由國家強制力予以保障的類型化的民事主體所享有的利益,這種法律之力和特定利益的結合則構成權利。[[民事義務]],是指義務人為滿足權利人的要求而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法律負擔。權利和義務是相互對立、相互聯繫在一起的。在通常情況下,離開了民事義務就無所謂民事權利,權利和義務都是一致的,權利的內容要通過相應的義務表現,而義務的內容則由相應的權利限定。當事人一方享有權利,必然有另一方負有相應的義務,並且權利和義務往往是同時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因此,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是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民事法律關係的內容的。
 
在民事法律關係中, 權利和義務是相互對立、相互聯繫在一起的。在通常情況下,離開了民事義務就無所謂民事權利,權利和義務都是一致的,權利的內容要通過相應的義務表現,而義務的內容則由相應的權利限定。當事人一方享有權利,必然有另一方負有相應的義務,並且權利和義務往往是同時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因此,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是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民事法律關係的內容的。


=== 客體 ===
=== 客體 ===


民事法律關係 客體 ,是指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Main| 民事法律關係客體}}
 
{{: 民事法律關係客體}}
關於民事法律關係的客體,在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客體是物,也有人認為客體是物和行為。王利明教授認為,關於 民事法律關係 的客體,應當區分不同的民事法律關係確定。就物權法律關係而言,其客體應為物。就知識產權法律關係而言,其客體應為智力成果。就債權法律關係而言,單純的物和行為一樣都不能作為債權法律關係的要素,只有把它們結合起來,即結合成“體現一定物質利益的行為”,才能成為民事法律關係的客體。如買賣關係中的客體是交付買賣標的物的行為,運輸關係中的客體是安全及時送達運輸標的物的行為。
 
概括起來, 客體 包括如下幾種:


# [[物]]:物是指存在於人身之外、為人力所能支配而且能夠滿足人類的某種需要的財產。  
 民事法律關係客體 包括 格、身份、 行為 智力成果等。
# [[行為]]:法律上所指的行為,是指人有意識的活動。行為在 民事法律關係 中是另一個重要 客體 。例如,[[債權]]本質上是特定 之間請求為一定 行為 或不為一定行為的關係,所以債權的客體是行為。
# [[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腦力勞動的產 或結果。 智力成果 有的需有物質表現形式,有的不需物質表現形式。[[知識產權]]是典型的無形財產,也是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無形財產。 
# [[人身利益]]:在人身權法律關係中,其主要客體應該是生命利益和精神利益。例如,[[人格權]]的客體就指向生命、健康、[[名譽]] 人格利益。
# [[有價證券]]:所謂有價證券,是指表示一定的權利,權利人行使權利必須持有證券,原則上不得離開證券而行使權利的一種證券。有價證券通常為權利憑證,它既可以作為物權的客體,也可以作為債權的客體

2023年1月22日 (日) 04:30的版本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法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不同于其他法律关系的特征在于:

一、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民法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民事法律关系,并使原来的社会关系的内容表现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结果。

二、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作为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实质上是发生在民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要与物发生直接的联系,但它并不是人与物、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是通过物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确民事法律关系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适用民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平等性。

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特点首先在于其平等性,民事法律关系就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因此,在这种关系中,不仅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许多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对等性和相应性,一方的权利即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即是另一方的权利。

四、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民事法律关系的任意性表现在:

  1. 发生上的任意性,即许多民事法律关系由当事人通过意思自治的方法产生;
  2. 变更上的任意性,即许多民事法律关系允许当事人协商变更;
  3. 消灭上的任意性,即许多民事法律关系也允许当事人通过意思自治的方法消灭;
  4. 内容上的任意性,只要不违反国家强行性法律和公序良俗,当事人可以依法协商自由确定其权利义务内容。

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即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这三个要素缺一不能构成民事法律关系,故又称“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

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简称民事主体,乃民事法律关系要素之一,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如买卖关系中的出卖人买受人租赁关系中的出租人承租人。民事法律关系在什么人之间发生,谁是这一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不履行义务、侵害对方权利时,谁来承担责任,都涉及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问题。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由法律赋予。我国民法承认的主体主要有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国家在一些场合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在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中,一般都要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参加。在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中,享有权利的一方是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是义务主体

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内容,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直接表现,是民事主体基于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所建立的联系,仅有民事主体,而主体之间并无权利和义务,便不能发生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识别民事法律关系性质、类别、特点和社会属性的重要依据。如买卖关系赠与关系都为产生转移财产所有权后果的民事法律关系,其中取得财产所有权的人有付款义务的为买卖关系,没有付款义务的即为赠与关系。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权利,是指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的类型化的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利益,这种法律之力和特定利益的结合则构成权利。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人为满足权利人的要求而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负担。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通常情况下,离开了民事义务就无所谓民事权利,权利和义务都是一致的,权利的内容要通过相应的义务表现,而义务的内容则由相应的权利限定。当事人一方享有权利,必然有另一方负有相应的义务,并且权利和义务往往是同时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因此,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的。

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乃民事法律关系要素之一,是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或目标。它是民事法律关系得以建立、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利益对象。

通常情况下,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总是为了一定的行为等,才要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建立相应的民事法律关系。如甲要买乙的房子,乙也愿意把自己的房子卖给甲,甲乙双方为此订立房屋买卖合同,建立了买卖的民事法律关系。在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中,甲作为买受人,享有取得房子所有权的权利,承担支付房款的义务,乙作为出卖人,享有取得房款的权利,承担将房子所有权转移给甲的义务,房子即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成为这一买卖关系的客体。没有房子,这一买卖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则失去任何意义。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包括人格、身份、行为、物、智力成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