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

来自中國法律百科 | China Law Wiki | ChinaLaw.Wiki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包括贷款的基准利率法定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利率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04条规定:“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

贷款利率条款是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

分类

贷款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约定一个确定的利率不再变动,而浮动利率则可以随银行业的平均利率水平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无论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都应当遵循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应规定。[2]

利率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04条规定:“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这就意味着,在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中,借款利率的确定应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现行借贷利率的管理体制上实行贷款的基准利率和法定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依据国家有关贷款政策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各种人民币、外币贷款、同业往来拆借的利率进行管理。关于贷款利率的确定,办理贷款业务的各类金融机构可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利率浮动幅度范围内,以法定利率为浮动基础,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自行确定各种类、各档次的贷款利率。[3]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这也就是说,对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是否支付利息以及利息的具体数额,但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参考文献

  1. 肖玉萍编著:《借款合同》,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第27页
  2. 肖玉萍编著:《借款合同》,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第28页
  3. 肖玉萍编著:《借款合同》,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第27~28

参见